|
作者:地缘谷
近来,电影版《大决战》再次在中文互联网上爆火,“夹生饭”等经典台词也被网友们戏化成梗当作笑谈。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总座在徐州发表的“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的那番“高见”了。
而也正是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击败国民党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之后便是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总统府,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其实,淮海战役只是发生在徐州这个听起来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的历史上无数场战争中的一掠光影。
淮海战役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比落,所以古代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问鼎中原
据不完全统计,四千多年间徐州共发生了1000多次战争,其中较大规模战争400次,产生重大影响战争近200次,平均每5—10年便有一战,形成了独特的战争城市文化。自古至今,乱世大战必有徐州的身影——晋楚争霸、楚汉之争、曹操伐徐、刘裕北伐、台儿庄大捷、孟良崮战役、淮海决战…徐州,俨然成为各种政治军事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角逐场。
三角之心
在讲述徐州为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前,先说说中国古代历史的三大主角:关陇集团、幽燕军阀及其北方游牧民族、江南势力。
关陇集团,初步形成于北魏时期。后北魏孝武帝密令关陇六镇整合军事力量对抗高欢,关陇集团逐渐壮大,至西魏形成八柱国十二大将军,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皆出于此。而且无论关陇集团兴盛衰败,自洛阳出函谷关以西的关洛地区都极为重要,以其为踏板继续向西向南行进,“既得陇,复望蜀”,占据粮仓险关伺机而动。
成为成语却很少人知其背后的含义
幽燕之地在古代作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缓冲地带,一直北方边疆政治中心。站稳燕赵,既可向外进取辽西走廊及广阔的朔北之地,又可向南扫荡一马平川的中原平原。
江南自古富庶丰饶,手握经济命脉,背靠长江天险极易形成割据,南部荆楚两广之地唾手可得。
长江天险
这三个地区/势力形成了大致为等边的三角形(两者之间各约为1250公里),而徐州恰好处于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徐州至北京约700公里,至潼关约700公里,至杭州约600公里)。在这三个政治中心密集地区的中心,徐州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全国政治统治的南北枢纽。自秦汉以来,便有向西连接洛阳长安、北通幽燕、南达广陵会稽的交通要线。
因此,得徐州者,向关洛进发即可给传统政治中心极限施压(如刘裕灭后秦);向北进发即可开华北平原门户,达燕赵北京直通关外(如第二次北伐战争);向南可横渡长江,直追南方政权至东南丘陵山区一隅,削弱腹地(如淮海战役)。
然而,此尚不能支撑徐州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周边的河洛之地、鲁南之地亦大致位于中心处。更加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徐州古代(至近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交通位置。
山水之间
一般印象中,关隘等险地才称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来看,徐州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本身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南接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等平坦之地,北边的山东丘陵也仅是稍有起伏,可称得上无险可守。
实际上,有些平原也具备相当优秀的防御能力与防御必要。
河流是古代交通最重要的渠道。良好的河流地形,要符合在进攻时便于调兵运粮与防守时可凭险而守两个标准。明代《徐城不宜迁六议》曾记载:“徐城三面阻山,一面临河,南引邳宿,北控兖济,西扼汴泗。一泻千里之势,以保障江淮险要之设旧矣。金陵恃徐为南北咽喉。且黄河自西而东,闸河(即运河)自北而南,皆合于徐城之东北而下。城阻河势,河阻城势,居然一重镇也。”徐州境内及周边多条河流交错穿插而过,汴沂泗沭贯穿全境,自西北向东南分别通过汴水、邗沟联结河济江淮。正所谓“守江必守淮”,作为连接黄、淮、江的“五省通衢”之地,兵家自然要争。
这也是为何抗战时期选择于此和日军展开生死会战的原因
在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大改道之前,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朝廷财政依仗南方,南北水运更是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生命线。元代更是凿通了济州河、会通河,使徐州拥有了“重译入贡,必由彭城”的美誉。据《徐州府志·河防下》记载,乾隆年间经由徐州北上的粮船共12143艘,运输量达400万石以上。
运输粮食
除此之外,徐州虽处平原,但称之为一个小盆地更不为过。主城区在云龙山(海拔142米)、大洞山(海拔361米)、吕梁山、九里山等群峰环抱中,相较华北平原及更南的江淮平原,地势已较为险要。
随着考古的发现,现代徐州城下西周、东汉、西晋、宋、明清等朝数座城址多层相叠,由于黄河数次夺淮泥沙淤积,古时的徐州城比如今要低至少十米左右,且时间越为古早城池地面越低,堆叠多达十一层之多,因此,周遭的小山就更显陡峭。成为天然的防守要塞与进攻据点。
下邳古城考古挖掘地下城墙
这样以来,在华北平原与江淮平原等南方平原的接口上,就出现了一个地势略低的小盆地,而且这个小盆地周遭又遍布水系,航运十分便利。因此在徐州地界,“楚山为城,楚水为池”,在此站稳脚跟的政治势力可依泗水北上东扩,顺汴水南下西进,元代后更可借京杭大运河贯通幽燕政治中心与江南富庶之地。山水之间,城内俨然易守难攻之城池要塞,城外则即决战生死之广阔战场。
徐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又决定其成为理想的农业区。先民们对此地颇为青睐,《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九州又分三六九等,徐州仅次于雍州名列第二。襟山带水、土壤肥沃,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气温较为适宜,徐州自然而然成为重要的产量基地。
哪怕今天也是
除了农业,徐州冶矿业在古代也极为发达。早在汉代,徐州利国地区便挖掘出了铁矿,历经汉武盐铁官营、唐朝设秋邱冶,至北宋徐州已成为最大的冶铁工场之一。宋代中期又勘测出煤矿。而据《宋史·食货志》载:“宋代元丰三年(1080年)在徐州设立宝丰监,岁铸钱曾达到40万缗”,可见铜矿亦较为丰富。冶矿业的发达,时至今日都对徐州有着深远的影响。
徐工矿业也是赫赫有名
农业发达带来粮食,冶矿发达带来兵器。优良的自然区位条件决定了徐州自古便是可供军队自给自足形成割据之地。然而徐州并非无灾无难的“天府之国”,历史上黄河在此地“善决,善溢,善淤”,每逢其夺泗入淮、夺淮入海,徐州皆惨遭洪水浩劫。虽然纵使黄河再过凶猛,汴水泗水的河道也因山地限制而未有太大改变,徐州古代漕运枢纽的地位便也不曾改变,可到了清末至近代,汴泗已经干涸,运河改道,为何徐州仍如此重要,以至于中日要于此对垒,国共要于此决战呢?
交会之地
除了漕运,徐州陆路交通也极其发达。据史念海先生考证:有八条重要陆路以徐州为中心辐射开去:
1.西经唯阳至洛阳达长安诸地之道(往关陇)
2.西北经山阳以至定陶之路(往商洛鲁西南)
3.北经蕃、薛至鲁国达济南诸地之路(往齐鲁通北京)
4.东北经东海,以至琅琊(往临沂至黄海)
5.南经淮阴循邢沟至广陵渡江达于会稽之路(往淮盐至苏州)
6.经临淮、阴陵、东城南行,自丹阳渡江,以至江东诸郡(往江南)
7.西行可至陈国、淮阳(往豫东南至荆楚)
8.西南行渡淮,以至九江、寿春(往华南至广东)
秦汉以来,徐州陆路交通状况已在古代馆驿时期基本成型,形成了向东往上海、南京,向西往洛阳、西安,向南往安徽、江西通岭南,向北往齐鲁通北京的交通网。
清末,馆驿制度名存实亡,至民国三年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近代铁路粉墨登场。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1915年和1925年西、东陇海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徐州完完整整的继承下来古老时代的交通枢纽地位。铁路建于古驿道上,高铁又建于铁路旁。因此,我们仍可以看出,徐州还是那个”交会之地”。
津浦线(与今京沪线大致重合)作为打通我国南北的重要铁路,一直承担着连接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艰巨任务。1938年侵华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华中战场并向南扩张,策划了以徐州为中心的徐州会战。这场会战的发起,虽有日本华北方面军一意孤行,但占据徐州后,日军拥有了更多进攻的选择。
才有了惨烈的台儿庄战役
而到了1948年末,我军为实现“歼敌于长江以北”,突破敌人妄图以徐州为中心,利用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线,组成的“一点两线”的防御阵线,与国民党军决战徐州。对于国民党来说,徐州的失去,使南方政治中心南京与经济中心上海彻底暴露在解放军的视野之内,且津浦陇海交汇点已被彻底切断,覆灭逃亡只是时间问题。
淮海战役三野战士强渡复原图
徐州频频成为战场的原因“是非曲直,难以论说”,古往战事,也都付于了笑谈之中。这座兵家必争之地在和平年代早已硝烟全无,剩下的只有那份因屡受战争洗礼而形成的豪迈洒脱的性格。不管流言蜚语、不争名誉风头,贫贱富贵也好,粗犷与否也罢,几根中华,几箱啤酒,争论自有定夺,不必喧闹,风轻云淡。
如今徐州的生活,只是辣汤煎包打包带走,或两来风或凌云楼;蛙鱼豆腐脑还是米线,不怕辣的爱喝板面;中午在凤岐来份把子肉,夜来在路边摊羊肉配酒;累时在云龙湖畔赏杨柳,闲时在庆云桥边观钓,带外地的亲朋好友逛逛汉墓,请客吃着自己也不常吃的狗肉......惬意至极,不过如此。
京沪高速与陇海线交错处,正如徐州这个城市的影子
夜晚的徐州站,无数辆火车披着夜色再次鸣笛上路了...带着过去,开向未来。
Dispect∣地缘谷成员 国际政治在读学生
参考资料:城市演进的区位因素探析-以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为例.沈正平;徐州历史地理特点与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孟召宜;徐州战争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影响.岳刚礼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
|